本文作者:吴海龙 中国公共外交协会会长
正文2505字,读完约需6分钟。
编者按:此文系根据中国公共外交协会吴海龙会长2025年2月25日在第十一届中韩公共外交论坛开幕式上的致辞发言整理而成。
中韩是地理位置上最近的邻国。不管喜欢不喜欢、愿意不愿意,邻国都要世世代代做下去。无论是历史上还是现在,两国在各个方面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一定程度上是命运与共、甘苦相连的邻国。中国好,韩国受益;中国不好,韩国就受损。反之亦然。这注定了中韩两国应始终保持友好关系,始终做彼此信赖的邻居,始终要相互成就,共同繁荣进步。不久前,中国领导人在会见来华出席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开幕式的韩国议长禹元植时指出,当前国际和地区形势中的不确定性增多,中韩双方应该共同努力,巩固发展中韩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中国对韩政策是稳定的。双方要深化相互交融、互利共赢的经贸关系,要增进人文交流,加强人民之间的友好感情。
一、中韩关系不应受地缘政治的影响。不管国际形势如何变乱交织,不管地缘政治的因素如何冲击影响,也不管中韩国内发生什么变化,中韩双方都要始终不渝地坚持中韩友好不动摇。中韩在发展关系的过程中不可能没有分歧和矛盾,不可能都是一帆风顺,但如果双方坚守初心,坚持中韩友好这一大方向,不管什么分歧和矛盾,都是可以找到解决的办法的。即使一时解决不了,也可求同存异,彼此互谅。
二、中韩之间要相互尊重和相互包容。无论是中华民族还是大韩民族,都有很强的自信心,都有各自值得骄傲的历史文化和发展成就。中韩都对东亚乃至亚洲的文明和繁荣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中韩双方都要抱着相互尊重、相互欣赏、相互借鉴的态度来看待对方,而不是相互排斥、相互嫉妒、互不买账。这些都不利于拉近两国之间的距离,必须要摒弃。
三、中韩要从更高站位上来看待和审视两国关系和两国关系中的问题。中韩两国文脉相通,渊源深厚,本该走得更近、关系更亲密。但恰恰相反,两国民众间的不少分歧就出在这个问题上。这几年两国围绕双方的历史、历史人物、服饰、传统节日、饮食等问题争论不休,各执己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甚至伤害了彼此间的感情。我们需要冷静深入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毋庸讳言,过去几千年韩国文化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受中国文化的影响较大,并吸收和借鉴了中国文化的许多内容,使两国文化存在较大的共同性和相似性。此外,中国的朝鲜族文化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长期借鉴交融的文化,必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哪些东西是你的,哪些东西是我的,非要分个一清二楚是不太可能的,只能看作是东亚国家和人民共同创造、共同拥有的文化财富。因此,中韩两国应以更高视角看待和认识两国文化。角度不高,格局小了,看到的就都是问题;角度高了,格局大了,看到的都是风景。
四、在中韩两国关系中要摒弃民族主义和民粹主义思潮。中韩两国都有一些怀有民族主义和民粹主义情绪的人,他们貌似很爱国,貌似在极力维护本民族利益,但其言论和行为是狭隘的、短视的、不理性的。实际造成的后果是制造两国民众的对立,损害两国关系。在中国,这叫“高级黑”,是十分有害的。两国的许多友好团体和人士辛辛苦苦做了很多工作来拉近两国关系,但民族主义、民粹主义的一番言论、一个行为,就会使这些工作前功尽弃。因此,两国都要抵制民粹主义,要对损害两国友好关系的言行敢于发声,敢于说“不”,不能沉默,不能任其发展,更不能推波助澜。
五、中韩关系要着眼于培植两国人民的友好感情。这几年中国人在国与国交往方面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这句话说透了国家之间交往与人民之间交往的关系。中韩关系也一样,其基础在民间,动力源泉在人民友好。如果两国人民之间的关系不亲、两国人民之间的心不相通,两国关系就如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不可能好到哪儿去。因此,我们要把立足点放在民间,着力推动民间交流,要把着眼点放在人民友好上,一切交流活动的目的是为了培育两国人民的友好感情。就当前中韩关系而言,最重要的问题是提升双方民众的相互认知和好感度。这几年,根据各种民调显示,中韩双方民众的好感度很低,尤其韩国民众对中国的好感度更低。造成这一情况的原因有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因素。该问题急需双方共同努力予以解决。
六、中韩关系要加大对话与交流。这是拉近两国民众距离、增进相互了解与理解的最有效途径。接触多了,交往深了,误解和偏见也就少了。目前中韩双方在人员往来方面快速复苏。2024年,韩国赴中国内地游客数量达到230多万人次,比2023年增长115%。中国内地游客赴韩人数达460万人次,较2023年增长145%,占访韩外国游客总数的近30%。2024年11月,中国对韩实现免签政策,进一步促进了两国人员的往来。2024年,中韩双方往来航班已恢复到疫情前的近90%。这些无疑都是十分可喜的事,但仅仅靠增加往来的数量还不够,还要把重点放在对话和交流上。通过对话交流增进双方的了解和理解,通过对话交流化解双方的负面看法和情绪,逐步重建双方的好感度。
七、要思考AI时代对中韩关系产生的影响。人类已进入一个AI时代,AI发展速度之快超出人的预想,AI对人类生活的巨大改变也超出人的想象。AI最终会为人类带来更多的福祉,还是将主宰人类命运,没有人能预料。应该思考,在AI时代中韩关系在多大程度上会受到AI新文化形态、新文化产品以及新传播形式、新媒体介质的影响。中国最近推出AI软件DeepSeek,引起全球广泛关注,成为街谈巷议的话题。随后,马斯克推出Grok-3,也很劲爆。AI似乎在变得越来越无所不能、无所不在,在许多方面正在超越人类大脑和技能并取代人类的工作。近期,在全球火爆的中国游戏“黑神话·悟空”、动画片《哪吒2》等,其制作过程也包含AI元素。AI时代出现的此类现象,在推动中韩两国关系方面能起到什么作用?能产生什么影响?能做出什么样的引领?这些问题都值得深入思考。
八、中韩政府、媒体和民间机构要在推动两国关系发展中发挥正向引导作用。一讲到政府的引导作用,有人就会质疑政府干预“舆论自由”。这是一种极大的误解。为维护国家利益,对不理性的、极端的言论和行为加以引导制止,是政府的职责所在,是正确的事,无可质疑。特朗普最近引用拿破仑的话说,“拯救国家的人,不违反任何法律”。在引导舆论方面,美国做的比任何一个国家都有过之而无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