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锁内需的两把钥匙:提振信心和瞄准重点

2023年04月04日
本文作者: 林永生 太和智库高级研究员

 

正文2723字,读完约需7分钟。

 

 

20世纪90年代末,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内忧外患,外有亚洲金融危机,内有重大自然灾害。为刺激内需,中国政府启动了以教育产业化、医疗市场化、住房货币化或说商品化为主要特征的系列改革。由于长期以来,教育、医疗、住房被视作压在老百姓头上的“三座大山”,所以当时此举引发了各界广泛关注,甚至有人担忧,这种骤然的改革是否容易导致社会失稳。25年过去了,虽然教育、医疗领域的改革经历多次反复与曲折,最终强化了公共属性,但房地产市场迅猛发展并成为推动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主要“功臣”之一。

 

2023年对于中国来说意义非凡。它是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会议精神的第一年,是经历三年大疫、放松管控之后的第一年,是推进实现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承上启下的中间年份,也是中国率先提出“一带一路”倡议的十周年。然而,当下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似乎并不好于25年前,以至于党的二十大报告用“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来预判未来可能潜在的风险,“着力扩大国内需求”位列《政府工作报告》对2023年政府工作的八条建议之首。为此,本文重点就如何拉动内需谈谈个人思考与看法。

 

一、世界经济增长前景不容乐观,外需难被寄予厚望

 

中美这两个全球经济体量最大的国家自2018年率先从经贸领域出现摩擦以来,对抗逐渐拓展到军事、科技、信息、外交等领域,双边关系至今未见实质性改善,脱钩风险逐渐加大。因受新冠肺炎疫情以及更深层次的地缘政治冲突等因素影响,全球关键供应链产业链遭受巨大冲击,进入了转移期和重构期,工厂倒闭和工人失业现象频发,消费低迷。2022年春天爆发的俄乌冲突导致全球粮食和能源价格飙升,几乎所有国家都面临严峻的通货膨胀。为应对通胀,美国持续加息,引导全球资本回流美国,随后多国相继效仿并推行紧缩政策。所以,世界经济很有可能要经历相对较长一段时期的衰退,短期内寄希望于主要依赖出口贸易来推动实现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并不现实。依据中国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2023年前2个月,中国进出口总值8957.2亿美元,下降8.3%。其中,出口5063亿美元,下降6.8%,进口3894.2亿美元,下降10.2%。

 

二、拉动内需亟待提振信心

 

既然外需难被寄予厚望,就只能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构建以内循环为主体、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但目前的情况是内需同样疲软。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月度数据显示,2022年10月、11月、12月,中国国内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当期值)依次为4.02万亿元、3.86万亿元、4.05万亿元,分别同比下降0.5、5.9、1.8个百分点。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固然可以恢复和扩大内需,但笔者认为其效果有限。因为国内消费疲软的主要原因在于信心不足,并非收入太低。据《中华人民共和国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可知,国内居民收入增加、存款增加,但消费下降。全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8万元,比上年增长5.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2.9%。年末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264.4万亿元,比年初增加25.9万亿元,其中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258.5万亿元,增加26.3万亿元。全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45万元,比上年增长1.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下降0.2%。最近两年,国内各大银行三年期、3%左右利率水平的大额存单产品被居民抢购,频繁出现“一单难求”的现象。之所以会如此,可能的原因有三:一是居民“不差钱”,但信心不足,不敢消费,不愿消费,选择把钱存起来以备未来不时之需;二是居民缺乏合适的理财渠道和资金出口。房地产市场基本告别黄金时代。沪深两市的成交量和换手率都异常低迷,依然没有走出“熊市”的阴影。在北上广深这样的一线城市,无论是从汽车保有量还是从道路承载力来看,汽车市场也已经基本饱和;三是居民预期货币政策会延续过去几年的宽松态势,银行利率会继续下调以刺激经济,进而选择抢购利率“尚可”的大额存单。中国央行数据显示,2023年2月份人民币存款增加2.81万亿元,同比多增2705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7926亿元。

 

综上来看,信心确实比黄金还重要,拉动内需亟待改善居民预期,提振居民信心。首先要稳就业,提振居民对其家庭主要劳动力稳住就业岗位的信心。家庭主要劳动力若能稳住就业岗位,子女也能够找到可以养家糊口的职业,就意味着持续不断的收入流和资本金,居民就可于当下放心消费,甚至适度透支未来的消费。相反,如果经济形势恶化,大厂裁员不断,年轻人又很难找到工作,结果可想而知。其次要保民生,提振居民对国家兜底型社会保障的信心。对于一个超过14亿的人口大国而言,完全由国家为全民提供高质量的公共社会保障显然力有未逮,公共保障需要与商业保险、社会中介、家庭及个人协同发力。但在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国家为所有居民提供兜底型的基本保障,有助于大大缓解老百姓的后顾之忧,拉动消费。近年来,中国公共社会保障领域的部分改革措施已经在朝这个方向努力,例如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以及包括跨省异地就医报销、个人账户家庭共济等内容的医保改革。

 

三、瞄准重点群体和重点领域

 

拉动内需,除了要关注需求总量,还要关注需求结构。中国内需疲软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在于,许多中产阶层和富人群体的消费需求并未得到充分撬动和有效满足。据胡润研究院发布的《2022意才·胡润财富报告》,2022年,中国拥有千万人民币资产的“高净值家庭”数量达到211万户,比2021年增加5万户,增长了2.5%。经济学中有个结论——边际消费倾向递减,意即,随着收入增加,居民每额外增加的一单位收入中用于消费的比例会不断下降。因此,想方设法撬动这些群体的消费,瞄准重点人群,有的放矢,就格外重要。建议在高档奢侈品、教育、医疗等领域尝试做些增量改革,探索培育高档奢侈品市场(如北京的SKP)、高端教育培训和私人医疗等服务。笔者在《国家治理》周刊(2023年第1期)也撰文指出,要关注数字原生代和老年人这两大群体的消费需求。

 

关于拉动内需的重要领域,政府已做了诸多部署。2023年全国两会上的《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稳定大宗消费,推动生活服务消费恢复”。商务部表态要瞄准消费的“四大金刚”——汽车、家电、家居、餐饮,积极出台政策措施,恢复和扩大这些领域的消费。此外,笔者建议还要利用乡村振兴的契机,激活农村消费市场。2022年《关于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的意见》明确指出,要大力发展绿色消费,充分挖掘县乡消费潜力,推进消费平台健康持续发展,进一步夯实消费高质量发展基础。虽然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没有专门强调要激活农村消费市场,但其关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科技和装备、乡村建设等方面的许多措施都有助于创造巨大的消费空间。不过,也要看到,农村用户数量多、范围大、分布散,消费潜力难以释放。为此,建议完善乡村商业体系,进一步普及城乡公交系统,推动完善快递进村,强化以电商为代表的数字化平台赋能作用,优化农村消费供给,释放农村消费潜力。

 

 

太和智库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
国以人兴,政以才治。太和智库,关注时代需要。
微信公众号:taihezhik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