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绿色转型遭美重创

2023年01月16日
本文作者: 施俊祺 太和智库研究助理

 

正文3067字,读完约需7分钟。

 


 

美设局阻滞欧盟绿色转型,主要有两大路径:一是以欧洲“对俄能源依赖”议题破坏欧俄能源合作,怂恿欧洲转向美液化天然气(LNG),进而催生欧洲能源危机,削弱欧洲推动绿色转型的财力;二是以欧洲“对华战略依赖”议题干扰欧中绿色合作,怂恿欧洲转向跨大西洋供应链合作,同时以《通胀削减法案》等产业政策诱使欧洲绿色产业出走美国。

 

欧盟绿色转型领跑全球,遭美忌惮久矣。美设局阻滞欧盟绿色转型,至少可追溯到特朗普政府时期,并在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后全面启动。美深知,欧盟绿色转型有两大外部依托:一是欧俄能源合作,欧盟通过进口廉价且稳定的俄管道天然气,以弥补绿电价格较高、发电量不稳定的短板,进而确保绿色转型期间的欧洲能源价格不会高到迫使产业纷纷出逃的地步;二是欧中绿色合作,欧盟通过进口高性价比的中国风电、光伏、新能源车等设备及其组件来拉低绿色转型成本。鉴此,美阻滞欧盟绿色转型的重点,便在于诱使欧盟自绝于俄中,转向依赖美国的“欧洲能源安全”。

 

一、欧洲“对俄能源依赖”议题

 

针对欧俄能源合作,美大肆炒作欧洲“对俄能源依赖”议题,怂恿欧盟进口昂贵但“安全”的美LNG。该布局有两大关键时间节点,而政治意愿都在其中发挥了关键作用。2018年7月,美国总统特朗普和欧委会主席容克发表联合声明称,美欧同意加强在能源领域的战略合作,欧盟希望进口更多美LNG,以实现能源供应多元化。自2016年4月第一艘美国LNG运输船抵达葡萄牙到2018年7月美欧发布联合声明前,美对欧LNG出口量不过28亿方;但美欧联合声明发布翌月,美对欧LNG出口量就急剧攀升,并于2019年达到142亿方(见图1)。

 

图1:欧盟进口美国LNG情况(出处:欧委会)

 

2022年3月8日,俄乌冲突爆发不到两周,欧委会发布REPowerEU计划草案称,欧盟每年可从卡塔尔、美国、埃及、西非等地增加进口500亿方LNG,并在2030年前结束“对俄化石能源依赖”。3月25日,俄乌冲突爆发刚满一个月,美国总统拜登和欧委会主席冯德莱恩就“欧洲能源安全”发表联合声明称,双方致力于在2027年前结束欧盟“对俄化石能源依赖”,美方承诺2022年对欧LNG出口增量至少为150亿方,欧方承诺逐渐将自美LNG进口年增量提升至500亿方,并至少持续到2030年。此间,欧委会形同将REPowerEU计划草案提议增加进口的500亿方LNG全数“分配”给了美国。在此背景下,美对欧LNG出口量呈井喷之势,仅2022年前8个月就达到400亿方,超过了美方预期;法国航运信息公司Kpler数据显示,2022年美对欧LNG出口量达3886万吨(约524亿方)。

 

美设局破坏欧俄能源合作,令欧洲产业界苦不堪言,无暇顾及绿色转型。美LNG价格远高于俄管道天然气,欧盟迅速从后者转向前者,更给了美化石能源企业坐地起价的空间,其向欧盟出口LNG的价格常常是美国内价格的四倍,一艘LNG运输船便可盈利1亿美元。这导致2022年夏季欧洲爆发能源危机,产业也出现外逃趋势。德国《世界快报》和瑞典《新日报》随后曝光称,美国智库兰德公司在俄乌冲突爆发前便建议拜登政府抓住欧盟经济依靠德国、德国经济主要依靠廉价俄能源的软肋,通过挑起俄乌冲突,诱使德国出台对俄能源进口禁令,进而引爆欧盟经济危机,促使欧洲资本、产业、人才出走美国。

 

再者,美设局破坏欧俄能源合作,还极大削弱了欧盟成员国推动绿色转型的财政能力。比利时智库布鲁盖尔研究所数据显示,2021年9月至2022年10月间,欧盟成员国为协助企业及居民部门应对能源危机,至少动用了6004亿欧元。这笔资金远多于美《通胀削减法案》投资绿色产业的3690亿美元,其中的很大一部分本可用于推动欧盟绿色转型。更有甚者,美国民主党传统上偏向新能源企业,而共和党则偏向化石能源企业。正因为美设局诱使欧盟大量进口美LNG,形成了“白宫请客,美化石能源企业吃饭,欧盟买单”的局面,拜登政府才得以在国会成功推动聚焦绿色产业的《通胀削减法案》。

 

二、欧洲“对华战略依赖”议题和美《通胀削减法案》

 

针对欧中绿色合作,美大肆炒作欧洲“对华战略依赖”议题,怂恿欧洲转向跨大西洋供应链合作。俄乌冲突爆发前,美主要向欧洲兜售的叙事是“必须吸取疫情初期过度依赖中国的教训”。受美影响,2021年5月5日及2022年2月23日,欧委会两度发布《欧盟战略依赖和能力报告》,“对华新能源供应链依赖”便是其一大焦点。例如第二份报告称,稀土永磁材料对电动汽车和风电设备都至关重要,而中国占据了稀土永磁材料价值链主导地位,不仅占据了全球稀土氧化物开采量的63%和精炼量的85%,还生产了全球90%的稀土金属和93%的稀土永磁材料(见图2);同时,中国还占据了光伏价值链主导地位,生产了全球76%的多晶硅、96%的硅片、77%的光伏电池、70%的光伏模组(见图3)。

 

图2:中国占据稀土永磁材料价值链主导地位(出处:欧委会)

 

图3:中国占据光伏价值链主导地位(出处:欧委会)

 

俄乌冲突爆发后,美主要向欧洲兜售的叙事转向“欧洲对华战略依赖和对俄能源依赖一样危险”,以鼓吹通过跨大西洋合作,改变新能源供应链“过度集中于中国”的现状。6月28日,七国集团(G7)峰会发布公报执行摘要称,G7成员国将合作加强“供应链韧性”。同日,白宫发布新闻稿称,G7将承诺加快发展“负责任、可持续和透明”的关键矿产供应链,并解决全球供应链中的“强迫劳动问题,尤其是在新疆”。这两项举措分别剑指中国在稀土及光伏供应链中的主导地位。经合组织(OECD)下辖的国际能源署(IEA)称,全球光伏供应链集中在中国,尤其是新疆和江苏,中国新疆生产了全球40%的多晶硅。12月5日,美国—欧盟贸易和技术委员会(TTC)发布联合声明称,TTC将致力于通过发展“强大、安全和多元化”的供应链,以支持互帮互助的绿色转型,大西洋两岸的企业、工人和消费者也将因此受益。

 

但与此同时,美《通胀削减法案》又企图通过巨额补贴,诱使欧洲绿色产业出走美国。产业政策比拼的是财政及中央集权,美在这两点上强于欧盟却弱于中国,这也就注定了该法案虽誓言与中国竞争,但主要“背刺”欧盟。对此,法国总统马克龙等部分欧盟成员国领导人计划推出欧版绿色产业计划。但在欧盟财政大失血背景下,这些计划即便能克服欧盟内部阻力顺利出台,恐怕也难以与美抗衡,更多起到挽留欧企、对美交涉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工业国是绿色产业主要市场,美若成功收编大部分欧洲绿色产业,并将中国挤出欧盟等西方市场,事后美不论能否发展出最具竞争力的绿色产业,都能在西方市场形成垄断地位。

 

三、依赖美国的“欧洲能源安全”

 

讽刺的是,俄乌冲突期间的欧俄天然气合作历程,恰恰证明了欧洲“对俄能源依赖”及“俄将天然气武器化”的担忧纯属子虚乌有:“北溪-2”天然气管道启用认证程序由德国主动暂停,“北溪-1”天然气管道供气量减少乃至停运的直接原因是德国西门子公司送修的气体压缩机组部件被加拿大扣押,尔后发生的“北溪”天然气管道爆炸事件更是扑朔迷离;“亚马尔—欧洲”天然气管道停用的直接原因是欧盟支持波兰等国拒绝以卢布支付到期的俄天然气款;乌克兰天然气运输系统主要从Sudzha中转站和Sokhranovka中转站接收俄天然气,后者已被卢甘斯克地方武装控制多年,但欧盟却默许乌克兰政府以此为由,突然暂停接收来自该中转站的天然气。与此同时,欧洲“对华战略依赖”也是美用来煽动欧盟安全焦虑的借口。中国向欧洲出口电动汽车、风电及光伏设备都是一次性交易,事后也无法控制欧洲的风和阳光。

 

反之,如果欧洲与美开展化石能源合作,当地绿色产业又大量出走美国,那么欧洲势必在传统能源及新能源领域形成对美双重依赖。当然,考虑到欧美数十载的盟友关系,这可能也是实现“欧洲能源安全”的可行方案。其唯一的缺点便是太过昂贵:美化石能源企业已经用四倍于国内的价格向欧盟出口LNG;未来美新能源企业向欧盟出口产品或组件时,恐怕也会更多考虑到股东和资本市场的期许,而非照顾欧洲消费者的感受。

 

 

太和智库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
国以人兴,政以才治。太和智库,关注时代需要。
微信公众号:taihezhik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