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引领全球化2.0时代

2019年07月05日
本文作者:苏克仁  太和智库高级研究员
全文3407字,读完约需7分钟。

 

最近看了一部原苏联的老电影,《难忘的一九一九年》。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内外交困,面临生存危机,彼时斯大林四十一岁,雄姿英发、沉着果决、力挽狂澜,靠契卡[1]清除内奸,率领水兵粉碎白匪叛乱,击退英法美等帝国主义干涉,保住了彼得格勒,延续了苏维埃的命脉。抛开对历史人物评价的争议,就观影感受而言,《难忘的一九一九年》的确令人难忘。斯大林出山之初,俄罗斯还是一个农业国,他执政后的一二十年间,苏联就拥有了一个足以打败希特勒的、强悍的工业体系。1949年,苏联已经拥有了原子弹。三十年光景,大国崛起。

 

如今是2019年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在发生。

 

原苏联早已解体,俄罗斯虽然仍是联合国五常之一,但国际地位沧海桑田,今不如昔。解体痛入骨髓,反省一直在深化。中俄关系也一直在深化,现已步入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以前是苏美争霸,现在是中美交手。这个交手中,美国人把中国定义为战略对手,一些人甚至动了杀机;中国人则说要和美国做伙伴,平等相待,互利共赢,所以交手时更愿意握手。中方的基调是协调、合作、稳定。你想争霸,我不跟你争——这是中美关系和以前苏美关系的不同,也和现在的俄美关系不同。中国智慧选择了“综罗百家,自成一格”的中国道路,也就是“集天下之大成”。

 

2019年6月29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同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大阪举行会晤。 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图片来源:新华网)

 

集天下之大成,可以比作一种集成电路,是当今全球化的芯片。这个芯片,有两个优点:一是最大的开放,采百花之精华;二是最大的集成,酿一家之蜂蜜。开放就是学习,集成就是创新。社会主义向资本主义开放一下,把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集成一下,一个创新就出来了,名曰“一国两制”。这个非常了不得,前无古人,后启来者。这样一来,你说我反对资本主义?一下就哑了火,也算一种不战而胜吧。大门打开,笑脸相迎,你怎么揍我呢?怎么骂我反对资本主义呢?最近香港动乱有暴力化动向,“一国两制”的考验来了,一些人欢欣鼓舞,一些人忧心忡忡。但是“一国两制”的设计师有预言在先,有布局在先,有备用工具箱在先,来点动乱,也许正好可以丰富“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独特的问题,独特的困难,独特的风险,自然也有其独特的魅力、张力、耐力、长期影响力和带动力。总的来说是两个力,一个开放力,一个集中力。开放力更多表现在两制,集中力主要体现在一国。这两种力是一种,叫做两制的一国;这一种力是两种,叫做一国的两制。换个名称,可以叫做太极力,或者太和力。其战略性很高,技术性很强,西方人一下子难以搞懂,忘记了中国优秀传统的国人也难以搞懂。所以也启发我们对于传统要秉持一种开放心态,才能有所领悟,建立信心。开放也是民主,集成也是集中。民主集中制,不只是中国政治的法则,或许也是中国经济的法则,中国文化的法则,中国科技的法则。这是一块中国芯片,特色显著,创新宏大。我们说中国人会创新,这就是一个,而且是最大的一个,一块大芯片,软硬兼备,芯片和操作系统高度集成,融为一体,软的很硬很硬,硬的很软很软。要说中国崛起有什么秘密,这是最大的一个。但是这块芯片又是开源的,所以也不是什么秘密,源代码都公开了。可惜中外许多人视而不见,或者不愿意看见,他们更乐意寻找一些这样那样的其他理由,这些理由或许也不错,或许鸡毛蒜皮,来解释中国的崛起。可惜抓不住重点,找不到核心,找不到中国之魂,发现不了芯片。不知道这个芯片,将引领全球化2.0时代,让人类步入世界大同。

 

全球化1.0,功劳巨大,但缺点也不小,而且是先天的:一是集成度不够,二是开放度不足,或说一是集中性不强,二是民主性很弱。从政府和市场的关系看,一是政府相对柔弱,二是市场相对疲软。全球化2.0要比全球化1.0更强健,一是政府更强健,二是市场更强健。最能够引领这种双强全球化的力量是谁?是中国。中国市场和中国政府在加入全球化1.0时,体现了这种双强的特点。在引领全球化2.0的进程中,应当强化这一特色。

 

为什么?因为市场和政府是命运共同体。你要搞对抗,市场和政府对着来,结果是双输。全球化1.0是西方主导的,主流是个人主义,对政府不信任,希望小政府大市场,结果是弱政府弱市场。你说人家市场不弱啊,曾经的殖民政府、纳粹政府、军国主义政府也很强啊,霸权政府也很强啊,这话也对,但此“强”是相对于更加弱势的殖民地政府和殖民地市场而言,相对于前资本主义政府和市场而言,相对于其他种类的更弱的政府和市场而言。但是相对于正在到来的新兴全球化而言,西方曾经主导的全球化1.0,是初级的、软弱的,政府弱,市场也弱,可以称为双弱全球化,而全球化2.0则是双强的,它刚刚冒头,刚刚萌芽,那萌芽的核心地块叫中国。

 

现在美国人很急,急于打退中国的步伐,怕中国追上来。其实怕,没多大用。因为中国不是美国的对头。所谓新型全球化,这就是崭新的一点:我不跟你作对,什么“修昔底德陷阱”[2],什么“国强必霸”,什么“文明的冲突”“人种的优劣”,跟我没关系。任正非遭美利坚截击,但任正非说什么?他说,“我是亲美的。”他说的是实话,君子不打诳语。当年美国公司和华为作对,华为感到了威胁,就不好意思,觉得争什么啊争?我把公司卖了不就得了?卖给美国,一百亿美元卖给美国的摩托罗拉,我不跟你争,我在自己国家搞拖拉机去。结果协议都谈妥了,就到海边散步,等着双方签字了。这个可是真心的。后来是摩托罗拉换了头头,不买了,才算拉倒。那没办法,只好干下去。干到最后,会在顶峰相遇啊。没问题,按任正非的心思,冲到珠穆朗玛峰顶,也要和“美人”相互拥抱,不会拼刺刀。

 

(图片来源:环球网)

 

中国爱“美”之人有的是。曾经一个时期,假如有哪个中国人敢骂美国,中国网民就会骂他个狗血喷头,骂他不识好歹,不分美丑。中国大学讲堂,美国原版教材齐刷刷一大片,多少年都是如此。现在美国原版教材在中国大学慢慢少了一些,美国人不高兴了,你怎么不爱我了呢?其实怪不了中国人。是“美人”自己不珍惜,也不爱化妆了,也不爱健身了,也不爱节食了,就变丑了一些。现在更是追着中国人打,样子很凶,还咬牙切齿,怎么看怎么不美。中国人脾气再好,也受不了这口气吧。你追着我打,我跑还不行吗?继续追打,我举手挡一下还不行吗?这叫自卫反击,不叫贸易战。你要打贸易战,我只是举手挡一下;你停一下拳头,我也就收一下挡手,还是打不起来。所以说,你害怕中国,还真没道理。

 

上面的话多少有些夸张,是强调一个方面。另一方面,中国人还是有自身的责任,应该自责。以前多少有点情人眼里出西施,好像美国什么都好,金融危机一来,又心生傲意,这都有误判。审美需要良好的心态,否则判断力会失误。需要一点《判断力批判》[3]。不然的话,中国自己怎么发展起来的,怎么美起来的,自己也不一定明白。总结来总结去,中外对中国崛起的各种分析总结,到位的少,误判的多。个人感觉,还是中国宪法和中共党章最到位、最集中、最精辟、最全面、最与时俱进(不断修订),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这是中国芯片的一套设计图纸。

 

这套设计图纸不断升级,不断推出新的版本。新版本的推出,要靠中国用户即中国政府和人民的不断反馈,也要靠全球用户即各国政府和人民的不断反馈。比如,美国2019上半年的反馈惊心动魄,美国政府竟以举国之力,对一家中国民营公司实施打压。这一事件具有标志性意义。事实表明,在美国的那套市场经济话语中,跟美国争论中国国企的作用、中国政府的作用是否公平,争论中国是否属于市场经济国家,基本无意义。中国应当更加主动地宣示一种全新的市场经济理念,并在这种新理念指引下,主动探索和发展一种全新的政企关系,政(府)市(场)关系,并就此和各国讨论、切磋、探索当今经济全球化遇到的一系列难题如何破解,探索WTO等有关全球治理机制如何坚守、改革和升级,探索一种崭新的全球化市场经济。

 

实质上,这种新理念已经有了,那就是人类命运共同体。

 

在这个新理念的指引下,我们应当更加主动些,更加自信些,更加谦虚些,更加好学些。在国内,必须更加改革开放,通过新理念创造一种全新的市场经济;在海外,必须集中精力通过“一带一路”使新理念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注释:

[1]全俄肃清反革命及怠工非常委员会。
[2]“修昔底德陷阱”指一个新崛起的大国必然要挑战现存大国,而现存大国也必然会回应这种威胁,这样战争变得不可避免。
[3]德国哲学家、美学家康德的代表作。1790年德文版问世。是康德著名的“三大批判”中的最后一部(另两部为《纯粹理性批判》和《实践理性批判》)。

 

 

太和智库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
国以人兴,政以才治。太和智库,关注时代需要。
微信公众号:taihezhik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