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比亚两虎相争,“伊斯兰国”死灰复燃!

2019年05月28日
本文作者:吴毅宏  太和智库高级研究员
全文5693字,读完约需15分钟。

 

导语:卡扎菲倒台已逾七年,后强权政治的利比亚曾经有向好的趋势,但如今又陷入内乱。利比亚“民族团结政府军”与东部武装“国民军”在首都的黎波里的武装冲突更加激烈,外国势力趁机扶持代理人,攫取利益,“穆斯林兄弟会”势力暗流涌动,设法壮大自己。宗教极端分子看到了东山再起的机会,原“伊斯兰国”头目巴格达迪在利比亚山区现身,恐怖主义威胁笼罩北非大陆。太和智库高级研究员吴毅宏为您全面分析利比亚局势。

 

2019年5月26日,在利比亚首都的黎波里拍摄的一辆利比亚“民族团结政府”武装的坦克。阿姆鲁 摄(图片来源:新华网)

 

四月以来,地处北非的利比亚国内局势迅速恶化,两派政治力量爆发激烈冲突,军事强人哈利法·哈夫塔尔(以下简称“哈夫塔尔”)指挥军队试图从获得国际社会承认的“民族团结政府”手中夺得首都控制权。血腥的冲突既有部落争夺的成分,更有大国插手的背景。截至5月21日,冲突已经造成460多人死亡,2400多人受伤,75000多名平民被迫离开家园,其中一半以上是妇女和儿童,10多万人被困在毗邻前线的地区,40多万人被困在受冲突直接影响的地区。联合国驻利比亚问题特使萨拉梅指出,利比亚正遭遇严重的人道主义灾难。

 

一、冲突力量背后的部落因素

 

纽约时报专栏作家托马斯·弗里德曼认为,中东和北非往往有两类国家,一类是真正的国家,如埃及、突尼斯和伊朗,有历史疆域和民族认同,另外一类仅有部落的旗帜,如利比亚、科威特和约旦等,很多人只知道部落名而并不知道国家名。

 

在利比亚,大大小小的部落有几百个,真正形成规模的只有3个:瓦法拉、图阿里和卡达法。这三大部落的人数占利比亚总人口的约三分之一,在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有着巨大的感召力和影响力。

 

2011年卡扎菲政权倒台后,利比亚政局持续动荡,出现两个议会、两个政府并立的局面。一个是以伊斯兰组织为主的国民大会(也称“民族团结政府”)。另一个是以世俗派为主,经民主选举产生的国民代表大会(也称“图卜鲁格政府”)。

 

目前,在联合国上代表利比亚的是美国、法国等北约国家扶植的“民族团结政府”。其军事力量统称“民族团结政府军”,主要包括伊斯兰民兵和西部米苏拉塔部落武装,以及得到基地组织等宗教极端组织暗中资助的其它零星武装,首都的黎波里及其周边地区的200多万人口是其兵力补充的主要来源。

 

而国民代表大会所属的军事力量统称“国民军”,由哈夫塔尔指挥,主要由前卡扎菲安全部队、陆军、空军和收编的各地方武装构成,控制利比亚东部,长期得到沙特、埃及和阿联酋的支持。

 

军事强人哈夫塔尔出生在利比亚东部海滨城市艾季达比亚,现年76岁,作风强悍,人称“一只来自海边的狼”。1969年,他协助卡扎菲发动军事政变,是其重要助手,同年被授予利比亚当时的最高军衔——上校,曾赴原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1987年,哈夫塔尔在利比亚与乍得的军事冲突中被俘,后投奔美国人。在美国中情局的资助下,哈夫塔尔成立“利比亚救国阵线”,在利比亚东部山区打游击,1996年,哈夫塔尔移民美国。

 

2011年利比亚内战的爆发给了哈夫塔尔重新出山的机会。他在昔日战友们的帮助下聚集起以利比亚前政府军官兵为主的“国民军”,并控制了95%的利比亚石油资源。

 

在此次冲突爆发前,利比亚难民和移民的处境就已经十分窘迫,目前更是雪上加霜。近3400名难民和移民被困在暴露于或毗邻冲突区的拘留中心。冲突导致利比亚各地物价上涨、物资短缺、水电等基础设施遭到破坏。

 

目前,战事呈胶着状态,“国民军”尽管已攻占距首都的黎波里不到20公里的地方,但“民族团结政府军”在西方大国和土耳其、卡塔尔的支持下,仍坚守着阵地。还没有任何一方具有统一全国的实力,对于利比亚人来说,未来还要长期生活在枪炮声中。

 

二、战火重燃,源于外部势力争夺

 

利比亚当前混乱的国内局势,既是部落冲突、教俗之争、恐怖主义、难民问题、权力博弈等一系列问题相互交织而导致的社会矛盾的总爆发,也是域内外大国背后推动的结果。

 

目前,利比亚明显存在三股力量的博弈:首先是俄罗斯与美国、英国、法国、意大利等西方国家的对抗,双方在叙利亚、乌克兰等地紧张对立,利比亚成为其角力的新战场;其次是埃及、阿联酋、沙特等国通过支持哈夫塔尔,以反制土耳其、苏丹、卡塔尔等国支持的“民族团结政府”;最后还有利比亚世俗力量和宗教力量之间的博弈,前者受到欧美国家的普遍支持,后者受到“伊斯兰国”及其他极端组织的支持。

 

随着战事的加剧,大国在利比亚主导权问题上的较量也逐步浮出水面。据英国天空电视台报道,5月19日,一艘满载武器装备和军用车辆的货船抵达利比亚的黎波里。据悉这艘船来自土耳其港口,所装载的琳琅满目的各类武器均由土耳其提供,包括“Drons”军用无人机在内的武器已经送到了的黎波里伊斯兰民兵的手中。英国天空电视台称“安卡拉在干预利比亚的政治及军事”。

 

而就在10天前,土耳其向利比亚民兵提供了一货轮武器,其中还包括多辆战车。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明确表示,土耳其支持“民族团结政府”。

 

法国在利比亚有重要利益,其立场也随获利大小不断调整。4月10日,就在欧盟围绕利比亚局势讨论敦促哈夫塔尔“国民军”停止攻势之时,法国政府进行了强烈阻挠,最终导致联合声明“流产”。

 

但在“民族团结政府”总理法耶兹·萨拉杰最近访法并同马克龙总统举行会谈后,法国一改前期立场,声明支持“民族团结政府”并将深化双方合作。

 

而埃及、俄罗斯、沙特等国则是哈夫塔尔“国民军”的后盾。2019年4月14日,在利比亚战事仍然激烈进行时,埃及总统塞西会见了哈夫塔尔,称支持利比亚稳定和安全,并明确表示全力支持“国民军”。

 

此前,有报道称,为确保利比亚-埃及边境的安全,埃及军队动员了一个装甲师和七个机动步兵师,共10万人部署在与利比亚接壤的边境地区,随时准备进攻利比亚。埃及认为,利比亚是埃及的战略纵深,埃及决心制止北约、美国等国可能采取的军事干涉,阻止西方国家摧毁“国民军”。

 

在利比亚问题上,埃及始终是起关键作用的国家,不仅因为两国领土接壤,二百多万埃及人生活在利比亚,更重要的是埃及石油资源贫瘠,需要通过从利比亚输入来满足其国内需求。

 

有媒体爆料,4月10日前后,哈夫塔尔在战争进入焦灼状态之际,秘密访问了沙特。此后,“国民军”空军力量骤然增强,连续空袭的黎波里的政府军基地得手。因此“民族团结政府”断定,“国民军”得到了沙特支持。

 

目前,美国外交人员以利比亚局势动荡为理由暂时退出了这里,但并不妨碍他们后期以低成本继续干预利比亚局势。在哈夫塔尔不断逼近首都的黎波里的关键时刻,特朗普总统作出两项声明,一项称哈夫塔尔发动对“民族团结政府”的战争是在打击恐怖组织,另一项声明称将把埃及“穆斯林兄弟会”列为国际恐怖组织。美国在利比亚问题上的选边站,旨在取悦和牵制沙特、埃及两国,加快组建”中东战略联盟”。

 

俄罗斯是哈夫塔尔的重要支持力量。沙特阿拉伯情报机构披露,2016年10月,哈夫塔尔开始主动通过其海外中间人,即利比亚驻沙特大使向俄罗斯寻求轻武器和战机支持,并达成了价值约合29亿美元的军事交易。2016年11月29日,哈夫塔尔前往莫斯科,成为莫斯科重要的投资对象。到2017年初,便有消息人士称“一小队俄罗斯军事技术人员”出现在利比亚东部,据称是前往支持哈夫塔尔的部队,为他们更新武器系统,升级海空军防御装备。

 

俄罗斯最终选择支持哈夫塔尔,一个主要原因在于防止利比亚的“伊斯兰国”死灰复燃。相比于在对待恐怖主义问题上三心二意的“民族团结政府”,哈夫塔尔更能满足俄罗斯的愿望。

 

三、“穆斯林兄弟会”势力——利“民族团结政府”中的一股暗流

 

利比亚“民族团结政府”由多个势力组成,主要分为两派:自由派和萨拉菲派。他们占据首都,并代表了不同外部势力。每当团结政府遇到困难时,自由派要求欧洲人提供军事和政治支持;而萨拉菲派经常请求卡塔尔的帮助。萨拉菲派与“穆斯林兄弟会”有关联,“民族团结政府”总体亲“穆斯林兄弟会”,背后有土耳其、卡塔尔等后台支持。

 

而哈夫塔尔坚持“除了‘穆斯林兄弟会’外,什么都可以谈”,深得反“穆斯林兄弟会”的埃及、阿联酋和沙特三国欢心。

 

上世纪60年代,埃及阿拉伯民族主义者和“穆斯林兄弟会”曾发生激烈冲突,当时的埃及总统纳赛尔对“穆斯林兄弟会”进行了严厉打击,很多人都逃到了卡塔尔和阿联酋等国,由于这些人文化水平高,相当一批成员在教育领域扎根,传授极端宗教思想,影响了很多人,有些人甚至组织推翻阿联酋王室的活动,最后“穆斯林兄弟会”在阿联酋被取缔。

 

为了对抗利比亚“穆斯林兄弟会”势力的发展,阿联酋曾破天荒的在海外展开了军事行动,他们借助埃及的空军基地,对利比亚境内的伊斯兰民兵发动了空袭,帮助哈夫塔尔的军队稳住了阵线。

 

四、利比亚——“伊斯兰国”的“新中心”

 

5月24日,沙特《中东在线》网站援引西方情报机构的报告称,“伊斯兰国”最高领袖巴格达迪最近已成功逃亡到利比亚。报告明确提到土耳其参与了其中的安排。西方情报人士称,目前,巴格达迪藏身于利比亚西南部地形崎岖的山区,企图以利比亚为基地,在北非和非洲大陆的南部重振恐怖主义活动。

 

同天,埃及总统塞西强调,巴格达迪在利比亚现身是对埃及国家安全的直接威胁。埃及将采取坚决措施予以应对。

 

西方国家通过武力推翻卡扎菲政权,打破了利比亚固有的政治生态和经济稳定局面,种下了动荡、冲突和仇恨的种子,使利比亚陷入严重失序的深渊。而趁虚而入的极端组织则让局势更趋严峻。

 

“伊斯兰国”在伊拉克和叙利亚崩溃后,一部分成员逃亡到了利比亚和阿富汗。而利比亚出现的长期内战,两个政府并存的混乱局面,让宗教极端分子看到了东山再起的机会。

 

自2015年下半年以来,“伊斯兰国”在利比亚境内大幅扩张,一些利比亚以及周边国家的武装分子、失业青年等在其蛊惑和利诱下加入其中。目前,“伊斯兰国”在利比亚境内共有约7000名武装分子,被联合国认定为北非地区“目前最庞大的政治和军事行为体”。该组织已牢牢控制利西部重镇苏尔特和东部海滨城市德尔纳,在北部锡德拉湾中心城市班加西以及南部大片土地上都有其势力存在,且仍处于持续扩张态势。

 

最近,与“伊斯兰国”组织和“基地”组织有联系的利比亚武装分子加大了袭击力度和次数,特别是南部。

 

利比亚战争期间及战后,大量武器流入恐怖分子之手,仅凭利比亚现有的军事能力不足以对“伊斯兰国”构成重大打击。

 

随着战事的持续和升级,大国干预加大,经济继续恶化,失业率增加,武器泛滥和内乱冲突不止等因素的共同作用,利比亚局势前景堪忧,可能会国家分裂走向内战,成为另一个叙利亚。

 

2019年5月9日,在利比亚首都的黎波里,一名支持利比亚“民族团结政府”的武装人员向“国民军”开火。阿姆鲁 摄(图片来源:新华网)

 

五、中国同利比亚关系及发展前景

 

利比亚撤侨前事不远,之后由于利比亚一直处于内战状态,安全没有保障,目前,中国在利比亚的投资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基本冻结。

 

利比亚“民族团结政府”高度重视发展同中国的友好合作关系。2018年7月,中国和利比亚两国外交部长在中阿合作论坛第八届部长级会议期间签署了中利共建“一带一路”谅解备忘录。

 

今年2月,利比亚“民族团结政府”总理萨拉吉在访华时表示,利方希望中国企业早日返回利比亚参与重建,帮助利比亚改善民生。利比亚愿加强与中国在住房建设、电力、水利、通讯、职业培训等领域合作,尽早实现国家稳定,更好地促进新时代中利关系发展。

 

目前,在的黎波里的中资企业主要是中兴和华为两家通讯企业,受战事重燃影响,两家通讯企业已安排大部分人员撤离。更多的中国企业还在等待政治安全形势好转。

 

去年底,美国推出了“非洲新战略”,目的是要加强在非洲的存在,对冲中俄在非洲的影响力。在这个背景下,中国不能继续消极等待。利比亚石油资源和水资源十分丰富,尽管当下时局艰难,但只要运筹好,投资收益和安全还是有保障的。

 

鉴于目前形势,中国与利比亚合作应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一、合理利用“一带一路”第三方市场的合作机制,加大同手中握有大量工程项目的阿联酋和意大利合作,由他们出资,中国出技术和劳动力,利益分成。

 

二、利用我国同埃及、阿联酋、沙特的良好关系,也保持同哈夫塔尔“国民军”的联系,以防利江山易主。

 

三、鉴于部落在利比亚政治社会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我国驻利外交官员一定要深入部落,特别是有影响的大部落,同他们建立经常交流机制,互通信息,把握主动。

 

太和智库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
国以人兴,政以才治。太和智库,关注时代需要。
微信公众号:taihezhik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