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VS零和——从中美贸易摩擦看全球化走向

2018年05月20日

导语:中美贸易摩擦对两国国运乃至全球走向均具有深远影响。5月19日,中美在华盛顿就双边经贸磋商发表联合声明,取得阶段性成果。对接有收获,对打有收敛。来日方长,但道路则一定会充满各种“曲线美”。太和智库高级研究员刘克苏教授撰文,基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宏伟愿景,深刻阐述了此次贸易摩擦的战略性质以及中国的立场和应对方略。现整编刊发,供参考研究。

 

 

一、美国发动对华贸易摩擦的性质

 

(一)美国对外战略的调整

 

1.美国的全球战略呈整体收缩之势。曾几何时,美国指哪打哪,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在每个领域都享有无可争议的绝对优势。总可以在我们想要的时候部署我们的部队,把他们派遣到我们想要的地方,并且按照我们想要的方式展开行动”(2018年《美国国防战略报告》,以下简称《国防战略》)。然而时至今日,“空中、陆地、海洋、太空和网络空间等每个领域,都存在竞争”(《国防战略》)。这迫使美国政府调整对外战略,从意识形态高地、颜色革命、和平演变加军事颠覆为主的“普世价值型霸权进攻战略”,转向军力为后盾的以经济利益和科技实力为主导的“美国例外型霸权进攻战略”。普世意味着多干涉,例外就是多单干。一个是联手干涉战略,一个是独臂单干战略。当然这是简化的分类,两种战略向来合一并用,相互渗透,只是一时干涉为主,一时单干为主罢了。

 

美国现在是一方面战略收缩,另一方面战略进攻。但整体处于战略收缩、战略守势。所谓贸易摩擦、科技摩擦、金融战等,都是战略守势中的进攻战,战略收缩中的扩张战。本来“联世国”体系,即联合国(联)、世界银行和世贸组织(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是美国主导开辟的主阵地,如今,自己亲手制定的旧规则、旧标准主导不了了,于是另起炉灶、新辟战场,还倒打中国一耙。这就是战略守势,但采取战术进攻的态势。

 

2.对华根本战略未变,仍是制度之战。过去是,现在是,今后还是,这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因为国家之兴亡,根本上乃制度之兴亡;国家之争,根本上即制度之争。制度的灵魂是主流国民的核心价值观。所以制度之战是价值观之战的表现形式。美国的新战略声称不打制度战和价值观战,其实只是目前由战略进攻转入战略防守而已。

 

改革开放以来的中美制度战中,美国几乎找不到敌手。美国想以中国为敌手,但中国不以美国为敌手,令美国打也不是,不打也不是。目标不清晰、不集中、不稳定,战略力量就凝聚不紧密,一贯性、连续性不足,力量就逐渐消磨掉了。老是单挑,没有对打,机器空转,把自己折腾苦了。中国却照样吃自己的饭、喝自己的汤,不生大气、不动中气,有的是底气,一身的和气,涵养精神,身体越来越好。美国近几十年的基本出发点就是通过利用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把中国纳入美国主导的世界体系。但纳入的结果,美国人考评说,中国搞修正主义。中国想,修正就修正吧,没关系,反正我得主动融入你的体系里,什么联世国、WTO啊,都挺好,都得学。但美国又明显感觉自己“吃了大亏”,让中国给“欺负”了,“经济侵略”了,让中国搭美国便车了。他想起诉,可又找不到中国的漏洞,因为我条条合规,句句在理。我这么守你制定的规矩,你还不满意?难道让我来制定规则你来融入?

 

于是,特朗普的《国防战略》指责中国是在“现有国际体制内破坏国际秩序,同时削弱其原则和规则”。其实,最激烈对抗体制的是谁?恰恰是美国自己,他把体制内的贸易摩擦升级到体制外,打成单边发动的贸易摩擦,对抗的是他自己制定的贸易体制即WTO规则。这是美国以一国政府之力,“扭曲全球市场”。

 

3.中美贸易摩擦,其实质是中美科技摩擦。准确说是核心科技摩擦,关乎国运和国家安全,这是美方自己挑明的。美国的新战略暂时放弃了对华制度的战略进攻,转而奉行以科技进攻为主的经济进攻战,从而形成其全球战略收缩中的进攻态势。

 

尽管中国科技的现有实力和水平,比起美国,还差一大截,但美国着急也不是装的。因为中国追赶速度快,追击势头猛,再不痛下杀手,那就晚了。为什么速度快、势头猛?无非我们有制度优势。我们最大的优势是制度创新厉害,所以科技创新是有制度保障的。美国的科技焦虑反映的是制度焦虑,科技战是制度战的表现形式。美方不惜以政府出手,对中国一家企业实施精准打击,用政府蛮力强行扭曲市场法则。这种对自身科技核心竞争力的信心动摇,反映了对自身制度核心竞争力的信心动摇。

 

至于中美贸易摩擦的后续走向,还得看双方博弈的水平,看全球走势偏向谁。

 

(二)继续奉行霸权主义和丛林法则

 

特朗普在其战略和演说等各种场合倡导的美国价值观就是:美国这个“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好了,世界就好,也就共同繁荣了。2017年12月《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简称《安全战略》)称:“历史的主线一以贯之:就是争夺权力。当今之世也不例外。”“对权势(影响力)的争夺是永恒的。数千年来一直存在,只是程度不同、强度不同。这些争夺在全球的相互作用就构成地缘政治。”说白了就是丛林法则。

 

(三)采取的策略是造成一对一决斗优势

 

特朗普酷爱主动单挑。其《国防战略》称,美国就是要“主动挑战竞争对手,因为我们拥有优势,而他们则缺乏实力”。这就把战术点明了:我拳头大,一个一个对付,在每个局部战场造成泰山压顶的绝对优势,不给他们一窝蜂上来围殴我的机会。按照新《安全战略》,这就叫“美国优先”战略,是一个“有原则的现实主义战略”,即以结果为导向,而不是以意识形态为导向,不分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不论是美国所说的专制政权还是民主国家或者流氓政府。为了美国优先繁荣重新伟大,这一战略将多边协定踢到一边,单挑一个国家出来,骂阵对决,吓唬、逼迫、引诱、挑逗、激怒对方仓促出城应战,形成双边对打的丛林决斗架势,目的是打出一个城下之盟的双边协定。这是特朗普的精明之处,一对一,实力绝对不平等,打法绝对不公平。但他却把在WTO框架下的贸易说成对美国不公平,为了美国人的公平贸易,就需要撤离WTO,另开战场,一对一公平对决。这样,美国有局部战场的绝对优势兵力,打赢的把握急剧增加,实际上造成“美国单挑决斗优势”,是“美国优先”战略的具体战术运作。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兵法很熟!

 

 

(四)带来的后果是国家信用赤字

 

现在的“联世国”体系,乃二战后在美国主导下创立,初衷是好的,虽不是尽善尽美,却也使各方在某种理想的共同愿景中达成了一种比较现实的力量平衡。然而,美国常常唯我独尊,对“联世国”这个体系不当回事,觉得有用时就操纵一下,觉得没用时就单方退群违约,如《巴黎气候协定》、伊朗核协议等。这次,美国人看到中国弯道超车,直追自己老大地位而来,便使出明显的犯规动作——脚底使绊。美国如此做法,让世界对美国产生了信任危机。这是美国的国家信用赤字,比那些贸易赤字、财政赤字等都要严重得多、危险得多,是美国最大的一个赤字。争权夺利没用,“美国优先”没用,“领导世界”没用,霸权争夺没用,话语权也没用。因为你今天这样说,明天那样说;总统这样说,大臣那样说;这届政府签约,下届政府毁约。让全世界都听美国的吗?可是,美国人连自己说的话也不听啊。自我分割了,精神分裂了。美国是谁?美国在哪里?美国自己都找不着了。这才是最大问题、最大挑战!信用赤字、和平赤字、发展赤字、治理赤字,是人类面临的四大主要赤字。而和平、发展、治理三大赤字共同的根源,在于信用缺失,即信用赤字。

 

二、中国的愿景、立场与应对方略

 

(一)核心愿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历来就存在着的,并在不断进化和升华。只要有了人,就有了人类命运共同体。因为我们本是同根生,根本利益本就一体,不可分割——不管我们是否认识到这一点、认同这一点。差别在于我们的日子过得好些还是差些,或是这个家庭是兄弟相残、离家出走,还是兄友弟恭、人丁兴旺。但即便是手足相残,家终归是家,总有渡尽劫波相逢一笑的一天。如此美好的一幕,在人类历史上也是一再出现,只是惠及的范围有限,尙未达到全人类大家庭的程度。

 

如今,这种千年未遇的黄金时代正在到来。人类这个命运共同体第一次具备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现实可能性,即在世界范围内全面超越敌我关系,真正进入全人类个人之间、团体之间、国家之间的伙伴关系、师生关系、亲人关系,把全人类凝聚为一个对“我们命运与共”高度自觉的大家庭。在此之前,人类命运共同体尽管存在,但整体上一直不够自觉。经过长期的各种全球性重大危机的反复触动和敲打,人类终于得出了一个全球性的应对方案:凝聚全球性力量,自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所谓全球性,是指从全人类根本利益出发,从全球着眼,从全球发力,共商共建共享人类命运共同体。真正的全球性,是全人类根本利益的一致,是个人之间、团体之间、国家之间共有命根,共生全人类公共产品,共创全球性公共价值。这个命根,即根本利益,是真正的公共利益,与个人根本利益、团体根本利益、国家根本利益不可分割、完全一致、融为一体。因此,当个人为自己的根本利益奋斗时,他就在为团体、国家和人类根本利益奋斗;当某国为本国根本利益奋斗时,也在为本国每个人根本利益奋斗,在为全球各国的根本利益奋斗,在为全人类根本利益奋斗。

 

当我为自己根本利益努力时,决非自私;当我为他人根本利益奋斗时,也决非奉献。他为自己根本利益奋斗时,无需惭愧;他为我真心办事时,我也无需感恩。大恩不言谢,因为你就是我,我就是你,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便是真自由,大自主。个人之间如此,国家之间如此,中美之间当然也如此,中国和世界各国之间同样如此。这便是中国梦和中国的世界梦——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完全合一。

 

(二)对美立场:以太和博弈让中国新愿景对接美国新战略

 

1.太和博弈VS零和博弈

 

血与火的殖民时代,市场就是战场,拳头就是贸易规则。后殖民时代,往往只是改变了殖民方式,即各种新形式的殖民主义,而血与火的方式并没有绝迹,军事霸权依然是世界市场的底层逻辑。可以说,发展中国家并没有搭什么便车,反倒是发达国家搭了发展中国家的资源便车、人力便车、后发劣势便车等,而发达国家却说让发展中国家搭了便车。类似这样的相互指责,各方都陷入了零和博弈。

 

当前,全球治理正处在破解大危局、驾驭大机遇的历史抉择中,正处在新旧动能大转换的时运关口。这个世界迫切需要更好的治理,需要一种新的动能。这个转机集中体现在中美两国新愿景新战略的博弈,即中国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愿景和美国的“美国优先”战略之间的博弈。这个博弈从美方讲,从“美对中”的观察点发力点来看,基本上还是零和博弈。从中方讲,从“中对美”的观察点发力点来看,有正和博弈,但基本上属于太和博弈。从中美关系整体和全球大势看,则统统属于太和博弈。说“基本上”,是因为无论中国还是美国,其战略或愿景,都有一个如何落地的问题,有一个国内共识度的高低问题,有一个全球认识度和认同度问题。

 

假如把治理看作博弈,那么全球治理新格局将是太和博弈为主,零和博弈为辅,太和动能为主,零和动能为辅。在太和治理大格局中,零和治理有它合理的一席之地。零和博弈将不会被太和博弈消灭,因为零和博弈不是太和博弈的敌人,不会被太和拳师列入剿杀之列,太和拳根本没有剿杀这一招。零和拳手假如真的会绝迹,那也绝不是被太和博弈消灭,而是自行消灭,或自行消失。所谓自行消灭,就是热衷零和负和博弈的力量,将死于内耗;所谓自行消失,就是零和负和博弈者眼见内斗无解药、只有死路一条,于是放下屠刀,立地讲和,投入正和博弈,甚至平地起飞,直升太和博弈超级境界。正和博弈讲究共赢,但必须博弈各方都遵守博弈规则。面对零和负和拳手,正和拳手往往会身不由己,退化为零和负和拳手。正所谓你对我不仁,休怪我不义。其实,仁就是仁,义就是义,并没有任何交换条件。决不是说你对我仁,所以我得对你仁;我对你义,所以你必须对我义。这些有条件的仁义都不纯粹,都在对外援助时附加了政治等条件,都不是真仁义。

 

零和负和博弈者往往是自己太缺少对人家的真爱,又太渴望得到人家的真爱了,所以容不得人家一丁点的不忠不信不实不真不爱,会把别人一丁点的不仁不义不真不爱无限放大,对人家无限上纲,动辄实施致命打击。比如,面对“中国制造2025”规划,有些美国人想:这些硬功夫你中国都有了,那岂不是没美国什么事了?实际上,一个真强者,发现对方有宏图大略,要赶超自己,是一定欣喜若狂的。这才叫棋逢对手,是求之不得的一大幸事。

 

当今的中美关系中,美国虽然热衷于霸权,但中国并没有官瘾,没有权力欲,不想当老大,唯有责任感,只想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当仁不让”,没想过天下兴亡匹夫有权“做出头鸟”,不想夺了霸主位,坐上老大椅。当仁不让,是对世界公益事业、全球公共产品量力而行,积极尽责,以避免所谓“金德伯格陷阱”,避免各国自扫门前雪,出现全球权力真空和无政府状态;不想当老大,就是不称霸,是远离霸权争夺,在全球公共事务权利方面礼让为先、协商为先,以避免所谓“修昔底德陷阱”,中国不想把自己架在火上烤。霸权之路,早已是一淌浑水。中国不会亦步亦趋,跟着趟这淌浑水,作茧自缚。

 

“美国优先”战略,基本上是一套西式拳法。观察点着眼点是在自身,即从自身立场出发看对方。目的是战胜对方,壮大自己,意味着你输我赢,你死我活,你弱我强。发力点也在自身,由自身发力,打向对方,意图取胜。

 

结果如何呢?要看对手是谁。

 

假如对手也是西式拳手,那么结局当然是有输有赢( 零和博弈之一),甚至双输(负和博弈);在某些情形下,则有和局( 零和博弈之二)。但这种和局不是太和局,而是零和博弈的势均力敌,谁也吃不了谁,但都“恰似猛虎卧荒丘,潜伏爪牙忍受”。地缘政治学、海权论、陆权论、后院论、例外论、普世论、孤立主义、势力范围、大国平衡等等,都是西式拳击的不同招式形成的不同对打格局。其所谓和平,不过是战前状态、休战状态,或两次战斗之间的间歇状态而已,是虎狼的和平。

 

而假如对手换成太和拳师,结果就截然不同。因为首先他的观察点着眼点发力点就完全不一样。他的观察点是自己和对方,即同时用自己的眼和对方的眼来观察自己,也观察对方,所以他的观察点是全视域的。他的着眼点呢,是着眼于他和对方的共同成长、共同进步,所以是全镜头的,因而对你洞若观火、了如指掌。发力点呢,也很奇特,是从自身和对方同时发力,打向对方,甚至打向自己,所以是全身心所有人的整体力,没来头而又无所不来,防不胜防。

 

打向对方可以理解,但从自身和对方同时发力打向对方,貌似难以理解。其实,在太和拳师那里,我的手听我使唤,对方的手也听我使唤,但对方并不知道这一点,总以为他的手听他自己使唤。尽管法理上他有自由、有人权,但实际上没有,实际上他是一个无责任能力行为者。只是法律上不会这么判定,因为用常规方法或丛林法则去检测,其行为完全正常,完全有责任能力。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却并不惩罚钉他的人。耶稣说:“父啊!赦免他们!因为他们所做的,他们不晓得。”这跟太和拳法相通。

 

太和拳法更加不可思议的一点是,同时从自身和对方发力,打向自身。如同耶稣上十字架,其中一种解释是他自己上去的,是自己发力使唤着人家发力,让人家把自己钉上十字架的。太和拳师,针对零和拳手,可以求胜,可以求败,可以求和。到底求什么?就是求个对方的进步而已。扶正去邪,是太和拳师对零和负和拳手的总拳经。稳中求进,是太和拳师对零和负和拳手全力诊治、精心护理的总基调。负和人、零和人、正和人,归根结底都是太和人,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对于顶级师父来说,一切世人乃至一切众生都是他的弟子,正如一切世人、一切众生都是他的师父。官民互学,文明互鉴,各国互教,大家都互为师生——在这种心态中,就在着手太和拳法的修炼了。敌我关系没有了,师生关系出现了,零和负和博弈没有了,转化为太和博弈了。你把我当敌手没关系,只要我把你当师父又当弟子就可以,因为我在练太和拳,这件事情我自己说了算,而不由对方说了算。太和拳是彻底自由的。

 

在稳中求进的总基调中,弹奏全球治理新旧动能转换的美好乐章,那是一首太和进行曲。

 

面对美方的单挑,中方只是被动式亮剑,决不主动挑战。我们的调子是:你这么做,不符合美国根本利益,不符合中国根本利益,不符合世界各国根本利益。因为全球是一个命运共同体、根本利益共同体。这是一套太和拳法,属于太和博弈范畴。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战略战术,是没有对手的,对打只是自修自练的一种方式。互为对手,实际是互为陪练。零和博弈是表象,太和博弈是本质。

 

2.对接VS对抗或对决

 

中国的世界梦是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梦和各国梦的命根,都在里面,美国梦的命根当然也在里面。中对美,不构成对抗关系,更不构成对决关系。

 

“美国优先”战略,中国要与之对接。瞄准美国根本利益,对上号,助推美国梦的实现。在这个对接过程中,美国梦、中国梦、各国梦,都会不断调整、丰富、完善,互学互鉴,互帮互助。寻求最大公约数,相互成人之美而不成人之恶,相互提供正能量而不给对方负能量,相互补台而不相互拆台。逐步形成一个越来越同步的世界梦,各国的根本利益尽在其中,同呼吸,共命运。

 

因此,谁搞霸权我们就批评谁、反对谁。搞霸权的并不是中国的敌人,归根结底只是霸权自身的敌人。中国没有敌人,只愿意交朋友。所以,中国永不称霸的愿望是真诚的,是有前车之鉴的。当然这也是中国历史传统的主流,如今只会变得更优秀一些。

 

那么美对中,是否构成对抗或对决关系?目前看来很难。因为中国很尊重美国,长期以来愿意学习美国,不对着干,只愿意提建议、搞协商、做自卫。你主动出击,我也往往先让三招。反击之前早就预留活口,反击之后也见好就收。这样,美国很难找机会下手。非要下手,也得费一番脑筋,而且很难下死手。为什么?因为利益犬牙交错。不但中美利益盘根错节,而且全球利益相互勾连。动中、动美,意味着动全球。人要是不疯,不会孤注一掷。此番美国“301”调查和中国反击,中美各自的制裁清单,火力很大、锣鼓很响,但都不是夺命符,且都预见到对方还手时如何避其锋芒,如何保护自身要害不受伤,又都给对方留了活口。3月22日美国发布“301”调查报告后,过了不到40天,即5月3日,美国谈判队伍就主动来到北京,双方坦诚谈了两天,达成一些共识。当前,中国代表团在美国深入谈判,中美双方于5月19日在华盛顿发表联合声明,公布了重要共识和行动框架,下一步准备在北京继续磋商。而动中兴、动华为等,也绝不是中国的灭顶之灾,反而会助推中国加速发展核心能力,不止是科技的核心能力,更是综合国力的核心能力。

 

和美国的战略对接,是能够实现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本来如此,这是人类共有的初心。比如,美国价值观的核心是什么?基督教信仰应该最重要吧。这个信仰主张履约讲信用吗?当然主张。不守约不讲信用是否还算信仰上帝呢?当然不算。那么,美国随意退约违约,是不是违反基督教信仰、挑战美国核心价值观呢?应该是。那反对美国这么做,规劝美国守约,是不是符合美国核心价值观呢?应该符合。结论:中国不是美国价值观的挑战者和战略对手,而是维护者,挑战者恰恰是美国自己。同时,人间契约的不完善处,需要相关的人们“如约”共同研究,共同修订,然后共同遵守新约。这种共研、共修、共守,除了如约守信的价值观,还包含着友好协商、民主决策的价值观,即民主价值观。这是否又是一条美国核心价值观呢?当然是。那么,单方退群,唯我独尊,不容协商,恰恰违反了这条民主价值观,而反对美国这么做的国家,正是在坚定维护美国的价值观——所以恰恰是美国最忠实的朋友、战略级的伙伴。

 

对此,我们需要多增加自信。中国为什么现在讲“四个自信”?即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就是因为中国曾经有很多人自信很不够。现在自信虽多了一些,但仍不够,所以要多讲,培育正能量,凝聚国人之间的互信,以此来提升中国人的整体自信。在此基础上增加对世界的信心,增加对外邦的信心。这样就容易把外邦都视为友邦,主动亲近,主动信任,主动示好,主动谦让,主动理解、谅解、和解。

 

一个人越是自信,就越尊重别人、求教他人、拜人为师,时时处处韬光养晦、勤炼内功、助人为乐。这样自信的人,他信任人家,是不会以人家回报自己一个对等的信任作为交换条件的。信任是个简单的事情。我信任你,并不是因为你信任我。自信和信他是同一个信心,二者不分彼此,是命运共同体。既然是同一个信心,那么互信也决不是从交换得来的,因为交换的前提是已经拥有。假如没有互信,又如何交换?不可能。假如已有互信,又何需交换?因为信任就是信任,如同慈母不需要孩子回报一个信任,才给孩子一个信任。信任是什么?信任其实就是爱。自信是自爱,信他即爱他。

 

作为人类,需要增加整体的自信。作为各国,作为个人,除了增加自信,还需要增加互信。互联互通、东西沟通、人心相通,是理想的,也是现实的。

 

谁先让一步?还是同时退一步?这么问,本身就说明信用十分缺失,信用赤字巨大。这是零和博弈、冷战思维的产物,也是一个时代之问。

 

3.诉诸WTO大家庭规则

 

美国主导构建“联世国”体系,其大原则大理念是宝贵的,集中了人类的很多智慧,其精神实质值得坚守、弘扬、开拓和升华。轻易抛弃这份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不明智的,对各国都不利,甚至对美国是最不利的,因为其知识“产权”有美国的一大份。所以,美国对这个体系,善用之则美国兴世界兴,滥用之则美国衰世界苦,弃置不用,单挑全世界,忙于退群,则是绝顶昏招。假如美国犯了这个致命错误而不自觉且变本加利,那美国必输无疑。

 

特朗普退群、单挑,可以理解。因为战后体系出了大问题,主要创始人常感体力不支,越来越难驾驭、指挥不动。习惯了颐指气使,忽然发现话语权不再灵光,不免失落、着急上火。退群也不是那么甘心,单挑也有些情非得已。于是恫吓一下,再给块糖,做点小买卖,占点小便宜。这有点像项羽,对付各路诸侯都可以,唯独对付不了刘邦。项羽就是个霸王的命,单挑其他任何一路诸侯,都不在话下。可是偏偏出了个不搞霸权也不怕霸权的,不搞势力范围而胸怀天下的,这境界就不一般了。项刘对决,楚汉分界,那条鸿沟就是战略眼光,高低不同。

 

阅读“301”调查报告,有几个字不可忽略:“几乎不可能起诉”(but almost impossible to prosecute)。言下之意,美方心知肚明,要起诉中国政府违反WTO规则(如技术转让规则等),几乎不可能。底气明显不足。但是,假如中国人被吓着了,慌了神,逼急了,那就可能掉进了埋伏圈。“几乎”,就是说,美国人还没有绝望,“301”调查报告人或许渴望自己还有刻意调动或者等待中国犯错误出昏招的一点点余地,时刻准备趁机利用。

 

美方的报告,一开头就在“301”调查适用的三类对象中基本撇开了第一类和第二类,而把绝大部分精力和内容集中在第三类。也就是说,基本排除了中国法规、政策、做法“违反贸易协定”和“与美国的国际法律权利不一致”这两类问题,而集中调查指责第三类即中国法规、政策、做法让美国人自认为“对美国有歧视和不合理”。这意味着报告“几乎”排除了“中国违反WTO协议”和“未履行入世承诺”的调查范围和事实认定。既然依法起诉已几乎不可能,那么就只能抛开WTO,实行单边调查和制裁了。

 

但美方应该不会忘记,在2000年发生美国与欧共体贸易争端后,美国对WTO承诺:不以301条款对他国进行单边调查、裁决和制裁。因而如今对中国展开的调查是违反美国在18年前所做承诺的,从而预计到中国会诉诸WTO争端解决机制,故美国人在本次调查报告的最后结论中预留了放弃单边制裁、接受双边协商和WTO争端解决的空间。这符合美国整体战略设计的工具框架,即单边制裁和对话并用——美《安全战略》要求:“美国将采取从对话到执法工具的一切适当手段,以应对扭曲市场的所有不公平贸易行为。”

 

中方头脑清醒,坚决维护国际法这一大“家规”的权威,先把美国告到WTO去,而不疲于跟着美国的单挑被动应战私了。待大事安顿好后,再反转来做点小事,就是应用自卫机制,对美方单挑叫阵迅速给予对等的自卫性回应。如此一来,美国人即便赢了单挑,也输了群架。什么是群架?就是WTO规则,全球成员国共商共建共享的大“家规”,大家都签字画押的。谁要是违反,犯了大家的规矩,那就群起而攻之,天下共讨之啊。这就等于掌握了战略优势,立于不败之地。何况美方单挑也不一定赢,可能双输,甚至谁输得更惨还说不定。“双输”,是指贸易摩擦,属于“春秋无义战”范畴。但若一方单挑,一方自卫而同时诉诸WTO,那贸易摩擦只属于单挑一方,必输无疑,自卫这一方则是替天行道,胜券在握。你跟我打贸易摩擦,你坏了大家的规矩,你并非我的敌人,你是大家的敌人,而我只是自卫而已。你尤其是你自己的敌人,因为这规矩是你自己牵头定的。

 

中国的底线把得稳,不越雷池半步。这个底线就是人类命运共同体。WTO大“家规”,管着中国,也管着美国。中国的算盘不一样,我们不单打“中国第一”的小算盘,我们是大算盘小算盘一起打,全球的大小算盘在中国这里呈现一个分布式架构,大小算盘是互联互通的,打一珠而动全盘。

 

(三)练好内功:发挥制度红利,有效配置资源,加强科技创新

 

1.制度红利与科技创新

 

中国改革开放40年最大的发展红利,便是得益于制度。所以,中国最大的发展红利乃是制度红利。制度红利是最大的战略红利,相比之下,科技红利只是这个最大战略红利中的一个重要分区。

 

“一国两制”的中国人之所以搞“一个国家、两种市场”,就是学习了各国市场经济之后有所心得而大胆做出的一个试验,因而与其他所有国家在市场经济方面经脉打通同时又与众不同。其他国家都是“一国一市”,唯独中国是“一国两市”。从这方面看,一些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不愿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是可以理解的。从历史发展看,也许可以把一国一市的市场经济,称为“市场经济初级版”,而把一国两市的市场经济,称为“市场经济第二版”。

 

中国既闭门造车,又开门办学。既“走出去”请教,又“请进来”吃饭,搞开发区、自由港。让资本主义在中国落户,在国内闭门打造“一国两制”的车,搞制度命运共同体试验田。既然是制度命运共同体,就得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所以金融风暴一来,中央就剜肉相救。危机一过,中央就退后,让其放手一搏。开门办学不打制度战,尊你为大哥,以兄弟相称,本是同根生啊,相煎何太急。不如二人同心,其利断金。你想把我纳入你的体系?正中下怀,我正想进去。所以一头扎进去,靠拢组织,WTO、世界银行、联合国维和部队、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等等一一加入,学了不少东西。大国竞赛,最厉害的是什么?当然是制度。学了制度,还有什么不在话下?还愁科技不行?

 

中国人的科技创新力是不可思议的。因为中国人本来就强于战略思维,中国传统主流思想家的根本思想便是丰富的“空杯心态”,这是创新所需最基本的素质。如老子的“无为无不为”、孔子的“空空如也”和“无可无不可”等,都是在一切时空中都毫无成见的心态,是一切原创力最根本的品质。这种品质在西方传统中反而非常缺乏,西方思维的根本还是“有”,即必须有个什么东西,否则就觉得不可捉摸、心神不定。中国优秀传统中这种善于一切归零、从头再来的品质,在各个领域的原始创新中都是极其重要的。随着中国原创力的复兴,中国核心科技创新的伟大时代必将全面到来。核心科技是什么?就是战略科技,根本上就是科技制度,而科技制度是国家总制度有机的组成部分。

 

2.政府配置市场,市场配置企业

 

在任何竞争中,自由和公平都需要平衡,不可偏废,但总有侧重,难以达到理想的均衡状态,因此竞争各方总有不同的诉求。强调自由竞争的大抵信心坚挺,强调公平竞争的通常底气不足。底气不足时,即便GDP方面居于优势,但战略上已经处于劣势。反之,信心坚挺时,即便GDP处于弱方,但战略上已经占据优势。用资源配置的语言描述,就是一方的资源战略配置力强,或说战略资源配置力强,从而能够用较小的战术资源,配置出较大的战略力量。反之,就是用较大的战术资源,配置出较小的战略力量。要以弱胜强,后来居上,就不能以GDP论英雄,而要以核心竞争力论英雄,即以战略竞争力为核心。正如公司可以同股同权,也可以同股不同权,战略竞争力强的,可用较少的股份获得较大控制权,而不必用同量股份获得同量控制权。

 

从资源角度看,政府、市场和企业都是资源。政府配置市场,市场配置企业,政府配置战略资源,市场配置战术资源。展开而言即是“政府在战略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市场在战术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这是对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句话本意的挖掘。从中可看出,市场就是战略资源,而企业是战术资源。那么政府是什么资源?政府也是战略资源。政府要配置自身,把自身配置成一个市场,或者说在自身配置出一个市场,一个公平有序竞争的平台,让企业在这个平台上合法竞争。政府以有形之手直接构建市场平台,也以有形之手维护市场秩序(如惩治企业的违法行为)、处理法外风险(如应对自然灾害、经济危机、贸易摩擦等各类状况),以此间接配置企业。而市场配置企业是用无形之手,企业若合法经营,就不动你,于是市场无形中就配置了企业。这叫法无禁止皆可为,是市场的应有状态——当然只是理论上的,实际上不可能完全达到这个标准。

 

原则上,政府直接配置市场,间接配置企业,市场直接配置企业,企业间接配置政府。但当政府直接任命央企国企一把手的场合,政府其实是在直接配置企业的核心人力资源。一个企业,还有比这种资源配置更重要的配置吗?这种配置可以非常有效,非常合理,但也可能非常无效,非常不合理。中国的大优势和大风险之一,在这里。

 

另外,企业也可能直接配置政府,如寡头控制、操纵甚至创建政府。

 

就全球范围而言,并没有统一的全球性政府来配置全球战略资源即全球市场。那么这个全球市场是如何配置出来的呢?由各国政府,尤其是几个大国政府。如同一个国家里的几大寡头在配置该国市场,这个国内市场由寡头控制,而该国政府配置市场的力量很弱。现在的全球市场也类似,基本上被各西方大国把控着、配置着。平台主要由他们创建,规则主要由他们制定。但客观而言,战后全球市场体系还是远远好过战前和战时。今天中国人说,我们融入这个世界体系,推动它变得“更好”一些,即更公正公平公开更有效。这个说法是比较中性的,稳中求进,谨慎乐观。

 

(四)国际交往:推进政党外交,引爆二版全球化

 

1.新老两种全球化

 

老的全球化,由霸权主导,用实力说话,通行丛林法则,惯用零和负和博弈。其动能是有限的,运作是吃力的,过程是不幸的。这种全球化的主流取向是各自从一己私利出发而利用全球,结果是你死我活或同归于尽。这样的全球化,不具备真正的全球性,因为世界处于春秋战国时代,各路诸侯各自为战,群雄逐鹿,霸王当道。其无奈形成的均势和老谋深算的妥协,尽管被美誉为和平,但都言过其实,十分脆弱。

 

新的全球化,由天下己任的责任心、当仁不让的博爱心、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正义心主导,责任义务为重,通行“家和法则”,主修太和拳法。其动能是宏大的,运作是轻松的,过程是幸福的。这种全球化的主流取向是各自从人类根本利益出发而共商共创一个息息相通、难分彼此、共同繁荣的美好世界。它将催生新的对话方式、新的公共价值、新的合作模式、新的公益平台、新的市场法则,乃至各国合力催生崭新的全球治理公用芯片和操作系统——即软硬兼施的全球性统一政府。这种全球化,将世界带入整体自觉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时代。

 

2.政党外交

 

十九大后,全球120多个国家近300个政党和政治组织的领导人共600多名中外代表,对中国共产党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产生浓厚兴趣,来北京参加第一届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主题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建设美好世界:政党的责任”。会后发表《北京倡议》,阐述诸多共识,高度肯定中国在追求中国梦的同时,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表明中国共产党“既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政党,也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政党;不仅关注本国人民福祉,也具备世界眼光和大党担当”。代表们共同倡议将此高层对话会机制化,使之成为具有广泛代表性和国际影响力的高端政治对话平台。这标志着中国独创的“一国两市”特色的二版市场经济开始具备了世界性意义。在西方世界自感“后西方”时代来临之际,中国国内二版市场经济引导下的二版全球化正在开启。

 

在这个新的全球化时代,中国特色的全球政党外交,具有极大的战略意义,将引导其他全球交往,成为时代最耀眼的国际交流方式。因为政党是当今各国治理的核心力量,是全球各种价值观、世界观、治理观的集中代表。而价值观是制度之魂、结构之心、行动之神。政党外交自然是各国外交的核心部分。

 

中国共产党用一种新型的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在加强自我监督的基础上,避免一党执政缺乏监督的弊端,又避免旧式政党制度代表少数人利益的弊端,避免多党轮流坐庄的恶性竞争。一个这样的国家,将加速人类共同迈向一个自主自由的新世界,加速建设一个高度自觉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不同国家的政党间增进互信、加强沟通、密切合作,探索在新型国际关系基础上,建立求同存异、相互尊重、互学互鉴的国际新型政党关系。

 

 

结  语

 

中国,发展势头强劲,不但爆发力好,耐力好,后劲也足。常有百年大计,千秋大业。眼光长远,久久为功,功成不必在我。同时,蓄之既久,其发必速。中国这股劲儿,从古代算起养了万千年,从来未断;从近代算起憋了百多年,一直未停。越蓄越足,一旦爆发,就会山呼海啸、摧枯拉朽、一飞冲天。的确是“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伟大的精力,来自伟大的目的。中国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梦想是伟大的,所以中国携手世界各国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力量同样是伟大的。在这史无前例的伟大进程中,体现“求大同存小异”取向的全球公共产品和公共价值将日益丰富,人们将越来越“利同享、责同担、行同伦”,越来越认识到大家原来“人同心、心同理、生同命”,最终实现“货同币、兵同力、政同治”,建成天下一家的大同世界!

 

时不我待,对于人类的千秋大计,需要人们拥有无比的耐心,分秒必抢地工作。

 

机不可失,对于人类的万代宏图,需要人们具备无限的胸怀,只争朝夕地努力。

 

图片来源:环球网

 

 

太和智库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
国以人兴,政以才治。太和智库,关注时代需要。
微信公众号:taihezhik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