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冲突与融合

2017年09月03日

2017年8月27日,太和智库创办的首届“太和文明论坛”圆满落幕。本届论坛以“把握人类文明共同价值发展方向”为主旨,围绕中外人文交流、人工智能及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三个主题,探讨人类文明未来发展之道。近期,我们将全文整理并陆续刊发论坛开幕式嘉宾主题演讲,以飨读者。

 

 

近期,欧洲“文明冲突”越演越烈,巴塞罗那、布鲁塞尔接连发生暴恐袭击事件,这不禁让我们想起美国政治学家亨廷顿十多年前提出的政治冲突概念。当时两极格局体系解体,他预言未来世界冲突将会出现在文明之间。现在发生的许多事情似乎证明亨廷顿先生挺有远见,看到了今天可能出现的矛盾,但是,在他的预言里有一个地方目前仍存在很大争议。他曾预测“最终伊斯兰文明有可能与儒家文明(主要指中国文明)结成联盟反对西方联盟;而西方的基督教亦有可能捐弃前嫌和东正教(俄罗斯)联手,与前者形成两个新的对立阵营”,而从目前情况看,事情并未按照他预言的方向发展。

   

 

一、文明的冲突在中国历史上曾短暂发生

 

历史上,基督教文明曾希望与中国儒家文明联合应对伊斯兰教崛起,但从未出现过伊斯兰教文明与中国儒家文明联合的情况。公元十三世纪,法国国王路易九世和亚美尼亚国王先后受教皇委托派使者到东方寻求结盟,希望借此共同对付当时奥斯曼帝国的崛起,化解伊斯兰势力对欧洲的威胁。当时元朝的大汗蒙哥同意了西方的请求,并派遣一支蒙古部队西征,先后征服了当时的波斯和巴格达,最后蒙古人在准备进攻埃及时因蒙哥大汗去世而撤军,至此蒙古人和基督教的短暂联盟宣告结束。而从历史上看,中国儒家文明却从未与伊斯兰文明有过联盟。

 

二、文明的融合在中国历史上几乎贯穿始终

 

从唐宋开始,大量外国宗教、文明开始进入中原地区。中华文明是一种非常包容的文明,各种宗教进入中国后,虽然也曾有过一些局部摩擦,但并未出现过以宗教为由的大规模战争。相反,从中国历史上的唐朝直到元朝,不同文明、宗教都能在中国存在,其中有的还被中华文明逐渐吸收与同化。比如,忽必烈曾组织了一次基督教、伊斯兰和佛教三大宗教的辩论会,最后,忽必烈认为三大宗教各有道理,而且宗教理念对民众价值观的塑造和传承有重要作用,后来他专门拨款由官方修建了一些不同宗教的庙宇,现在叫清真寺、教堂、寺庙,允许这些宗教在中国传教生存。这个例子证明这些不同的宗教,甚至是相互排斥的宗教,在中华文明的历史上是可以共存的。

 

到明末,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来到中国传播天主教时发现,中国从元朝开始便推行“三教合一”。中国统治者这种对待不同宗教兼容并蓄的态度,使利玛窦得出一个结论,即天主教只要尊重中国的儒家文化传统,就可以在中国生存和传教。在此背景下,明末清初时期,包括美国人在内的许多西方传教士纷纷来到中国开展传教活动。而最终这些本意是来中国传播天主教的传教士们,被中华文明的包容所感动,很多人后来都成了在西方传播中华文明的使者,他们把中华文明的精髓翻译成拉丁文以及他们本国的文字,成为西方最早的一批汉学家。

 

中华文明从历史上讲,一直是一种融合的文明,最鲜明的例子就是佛教。佛教虽然源自印度,但却在传入中国后经消化吸收和儒化形成了佛教的大成文化,也就是后来所说的禅宗文化。此后,禅宗文化又从中国传播到日本、朝鲜半岛以及周边国家,演变成一种中国化的佛教文化。现在禅宗文化已经深深根植于中国文化,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再比如伊斯兰教。其实从某种程度上讲,伊斯兰文明进入中国后也被中华文明同化、吸收了。现在在东南亚有很多穆斯林国家,其中2亿多人口的印尼是最大的穆斯林国家,但大家可能忽视了一点,这些国家的伊斯兰教并不是从阿拉伯半岛传过去的,而是从中国传入的。向东南亚传播伊斯兰教的重要使者就是郑和。郑和本人是穆斯林,在他数次下西洋的过程中,把经过中国儒化的伊斯兰教传播到东南亚很多国家,所以东南亚的伊斯兰教有中国的味道,并不激进,非常温和。

 

 

三、中国的包容文化是世界文明走向融合的希望

 

从以上可以看出,历史上中华文明把传入的各种文明吸收消化,保留了精华,同时去掉了咄咄逼人和完全排他的因素。中国文化不是一个排斥其他文化的文化,而是一种兼容并蓄,非常包容的文化,能够从别的文化中吸收有益的东西。在全球化时代,只有中华文明的这种包容性才能使不同利益得以维系和共存。

 

中国推出的“一带一路”战略背后蕴含着中国的包容文化。只有这种包容文化才能化解沿线国家中存在的文明冲突。西方认为,中国不可能在推动这一战略的过程中避开文明冲突的问题。但恰恰是因为中国有这种文明融合的经验和先例,而且我们在实施对外发展战略时承诺不会输出自己的标准和价值观,所以在推动“一带一路”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其实要比别人想象的小得多。

    

我想,未来可能唯有中国的这种包容文化,才是构筑起让世界文明走向融合而不是冲突的途径。

 

太和智库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
国以人兴,政以才治。太和智库,关注时代需要。
微信公众号:taihezhik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