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制造2025》到”工业4.0“有多远

2015年07月15日
编者按:2015年5月,中国国务院公布了《中国制造2025》行动纲领,很多人将之等同于德国政府的“工业4.0”。太和智库研究员胡凯先生认为两者存在很大差异,中德两国制造业基础不同,从《中国制造2025》到“工业4.0”,还有很长距离,但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很多启发。该文言论观点不代表太和智库官方立场。
 
 

 

2015年5月,中国国务院公布了《中国制造2025》行动纲领,这是中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第一个十年计划,中国将通过 “三步走”实现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即:至2025年中国力争迈入制造强国行列;至2035年中国制造业力争达到制造强国行列的中等水平;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制造业进入世界强国前列水平。《中国制造2025》被称为中国版的“工业4.0”[注1],然而中德两国的制造业基础相差甚大,优势各有不同,《中国制造2025》与“工业 4.0”实际存在很大的差异。

[注1]:工业4.0是德国政府《高技术战略2020》确定的十大未来项目之一,并已上升为国家战略,旨在支持工业领域新一代革命性技术的研发与创新。

 

首先,德国制造业具有强大的技术基础,因此可以直接实施“工业4.0”战略,进行信息化和工业化高度融合。此外,德国在信息化推动“互联网+”各方面具有优势,产业技术优势明显。早在5-6年前,笔者任职的德国Fraunhofer[注2]及Leibniz[注3]研究协会,都已投入大量资源在两化结合(信息化+工业化)之中,如:农场主可将低成本超低功耗无线芯片置于牲畜体内,在未来几年间,可在不更换芯片的情况下,实时监控牲畜身体健康状况及发育状况等。目前中国尚在工业2.0、3.0和4.0[注4] 的同时推动下,要实现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同时在高端工业进行发展,任务比德国实现工业4.0更加复杂、更加艰巨。

 

[注2]:德国弗劳恩霍夫应用研究促进协会“Fraunhofer-Gesellschaft ”是欧洲最大的从事应用研究方向科研的机构。包括67家研究所及其它独立研究机构,分布于德国各地,拥有23,000多名优秀的科研人员和工程师。年度研究总经费达20亿欧元。

[注3]:德国莱布尼茨科学联合会(Leibniz-Gemeinschaft),是德国各专业方向研究机构的联合会,学会成员包括84家大学外的研究机构,与高等院校、工业界及其它国内外研究机构合作紧密。莱布尼茨学会共有工作人员约13800人,经费14亿欧元。

[注4]:工业1.0是用蒸汽机、机械装置进行生产;工业2.0是用电力、流水线生产;工业3.0是计算机、空间技术发展。工业4.0把利用物联信息系统,进行智能化生产。



 

中国制造业- 发展现况

 

时至今日,大多数国人并不觉得在制造业从业令人羡慕,人们甚至对制造业存在着各种偏见,工作强度大,利润低是大家对这个行业的普遍认识。没有技术含量,不掌握技术核心,只是简单的组装、加工甚至模仿,从大学生,到白领,再到尖端的管理人员,都不屑于给自己贴上一个“制造”的标签。人们更钟情于通信、电子、计算机、金融、房地产等行业。

 

中国制造业在过去几年也正感受着因升级滞后带来的阵痛:人口红利消失,倒闭潮频现、外资纷纷撤离,一些知名外资企业,而随着传统制造业中西方国家的逐渐撤离,如:松下、日本大金、夏普、TDK等均计划进一步推进制造基地回迁本土。优衣库、耐克、富士康、船井电机、歌乐、三星等世界知名企业则纷纷在东南亚和印度开设新厂,加快了撤离中国的步伐。全世界都在重新审视制造业在本国经济中的作用。显而易见,世界上的主要国家都开始了自己的制造复兴计划:美国开启制造业回流,德国则提出工业4.0准备全面复苏制造业。只是国人的困扰在于:除了流水线工人们勤劳的双手,我们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实在太大,无论是高精度制造,还是流程工艺水平,亦或是基础零件加工,中国都谈不上领先世界,就更不要说匹配于“制造强国”的水平。中国制造要如何转变,形成“世界工厂”到“世界研发中心”的飞跃,这便是发布《中国制造2025》的重要意义。

 

中国制造业- 转型中的优势

 

中国制造业竞争优势是什么、产业升级依靠什么实现、未来创新驱动的前景为何,如何将工业化与信息化进行深度融合,已然成为国内外议论和关注的焦点。要分析把握中国制造业发展的未来,我们需要细观近年来中国制造业内部发展环境的改善和优化。

 


 

首先,中国快速推进的基础设施建设成功激活了中西部地区长期被低估和闲置的土地、劳动力,这将成为支撑未来中国制造业发展的重要优势来源。中国交通基础设施的发展和改善,使制造业企业未来能够充分享受中西部地区的劳动力、土地等资源优势。有相关报告指出,到2020年,尽管中国制造业劳动力成本将继续上升,但在中西部省份劳动力市场影响下,中国制造业在国际上相对于发达国家和部分新兴经济体都将保持很强的竞争力。

 

其次,中国已逐渐具备中高端人才资源优势。信息化与工业化的结合依靠人才,智能化工业将使人担当更有挑战性的角色,“无人工厂”更是需要高级开发人员、操作工人及管理者才能成型。知识型员工的需求将在制造业转型后大幅上升,成为工业智能化的可持续性支撑,而中国显然正成为此类中高端人才的“摇篮”。据统计,2012年中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已经达到3850万人,研发人员总数达109万人,分别居世界第一位和第二位,并且每年还有大约700万大学毕业生。这为中国科研及工业提供了快速发展的可能。

 

再次,中国拥有完整齐全的工业体系。中国是世界上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形成了“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这个庞大完整的工业体系依托众多工业企业的集聚,而这完整的企业体系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在信息化工业时代优良土壤。

 

同时,中国不仅是全球最大的生产国,还拥有世界最大的消费市场,这种双重角色将使中国的市场需求与工业生产,行成了强劲互需的可能性。像小米、华为等企业不断证明,经过产品创新、质量提升及价格优化,中国消费市场将对企业产生巨大价值。这样的消费市场,是中国制造业摆脱依赖西方发达国家,抵御世界经济波动冲击的坚实后盾。

 

最后,中国拥有极强的大规模生产组织能力,这也是我国工业不可忽视的一个独特优势。从《装备制造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到《“十二五”工业转型升级规划》、《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再到我们讨论的《中国制造2025》都表明国家政策对工业发展顶层设计中起到的高效作用。

 

德国人的经济学– 质量高于价格

 

有趣的是,在工业上登峰造极的德意志民族,其实很晚才开始搞工业化,英国、法国完成工业革命时,德国还是个农业国。德国人进入工业化后也经历了与今天中国类似的“山寨阶段”:向英、法学习,偷人家的技术,仿造人家的产品。为此,英国议会还特别在1887年8月23日通过对《商标法》的修改,要求所有进入英国本土和殖民地市场的德国进口货必须注明,“Made in Germany”在那个时代是一个带有侮辱性色彩的符号。

 

19世纪90年代初,德国科学家才明确提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针,并开始大力促进应用科学的发展。凭借基础科学上的雄厚根基,德国很快就建立起科学理论与工业实践之间的联系,从而在半个世纪时间里将世界一流的科学家队伍、工程师队伍和技术工人的队伍结合在一起,领导了“内燃机和电气化革命”,使德国工业经济获得了跳跃式的发展,并成为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要发源地。

 

此后,德国的机械、化工、电器、光学,直到厨房用具、体育用品都成为世界上质量最过硬的产品,“德国制造”成为了质量和信誉的代名词。德国最有名的公司,几乎都是从那个时代成长起来的,它们直到今天都维持着世界性的声誉。

 

事实上“德国制造”的优势从来不在价格上体现,连德国人自己都承认“德国货就是物美价不廉”。固执的德国人甚至不承认有“物美价廉”这回事。“德国制造”的卖点在于它的品质,它的专有技术,它的经久耐用。对比中国的“大”企业,德国公司大多是专注于某个领域、某项产品的“小”公司,他们历史悠久,扩张“缓慢”,但少有“差评”,也绝不会作假。德国的产品多具有世界领先水平、高难度,别国一时无法制造。德国人的工业制造品,大到挖地铁隧道的掘进机,小到日常工作中的订书机,从质量上讲都是世界第一。

 

工业4.0对我国的启示

 

无论是电气化时代的美国,还是智能化时代的德国,在面临后工业化阶段的重大挑战时,都没有放弃工业。中国应及时转变工业发展模式,以创新提升工业化水平。如果没有制造业的高端化,那服务业也将严重受限。智能化工业带来的最大变革与其说是技术层面,更应当说是其带来的全新商业模式。互联网巨头与传统制造业的结合已经屡见不鲜,如:谷歌公司已通过购买机器人、无人机以及家电公司,来拓展工业4.0时代的商机。

 

中国制造业的转型时更需注重解决中小企业面临的资金、技能、创新、管理等实际困难,更重要的是要营造透明、公平、开放的环境。加快提高中国技术工人及管理人员知识、技能水平等“软实力”培养,引导中国从“世界工厂”转向“世界研发中心”。

 

太和智库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
国以人兴,政以才治。太和智库,关注时代需要。
微信公众号:taihezhiku